审核实录
某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在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具有一定基础,公司的部分零部件通过委托加工的方式获取。
审核过程中,中知公司审核组发现企业的委托加工合同知识产权条款尚存潜在风险。在其准备的《供应商知识产权声明》中,约定了权属、许可范围以及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等——这些条款虽可适用于成品采购的场景——却未涉及委托加工过程中的技术图纸权属、加工方使用权限制等风险要点。
审核组就此发现与企业高层进行沟通,指出合同条款未予完善可能导致:委托加工过程中技术图纸等知识产权的权属模糊化,甚至引发后续侵权纠纷。根据标准要求,应在合同中明确技术图纸所有权归受审核方所有、限制供应商超范围使用等内容。
审核创造价值
经过此次审核,企业及时启动了合同修订工作,明确区分了“采购” 与 “委托加工” 两种不同场景,根据各自特点差异化设计合同条款——严格限定技术资料的使用范围、明确侵权责任的归属,为创新成果筑牢了保护屏障。
对企业而言,在制造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当下,委托加工合同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条款不能简单地套用通用模板,而应根据业务实质,如自身作为技术输出方或承接方的不同角色,动态调整权责分配。
对认证机构而言,高质量的审核不仅要核验企业是否签署了知识产权合同,还应关注这些合同的条款是否适用于合同对应的场景,以及足以保护当事方的创新成果。